這個已經是Youtube鼎鼎有名的吉他天才兒童 Lucciano Pizzichini
十歲不到,已經彈一堆Jazz....
當然是後面有個吉他手老爸刻意的栽培啦
三歲就開始彈琴,七歲的時候已經是這個嚇死人的樣子
五六歲就跟山塔那同台....太猛了
2011年2月27日 星期日
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
改編也能好玩又好聽
PomplamooseMusic
這一對情侶在Youtube上放了很多很多改編的歌,大多數是非常非常紅,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,但透過他們自己的詮釋,有完全不一樣的聲音,並且有他們自己獨特的Sound,聽起來都非常的開心快樂,非常具有感染力
並且常常會有一些很有意義的活動,比如說你想買他們的歌,你需要的是捐一本書到某某圖書館,或是寄一張捐款收據給他們而不是匯錢
We need more musicians like this......
Lady GAGA 的telephone改成這樣
Aerosmith 的 I don't wanna miss a thing變成這樣
這一對情侶在Youtube上放了很多很多改編的歌,大多數是非常非常紅,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,但透過他們自己的詮釋,有完全不一樣的聲音,並且有他們自己獨特的Sound,聽起來都非常的開心快樂,非常具有感染力
並且常常會有一些很有意義的活動,比如說你想買他們的歌,你需要的是捐一本書到某某圖書館,或是寄一張捐款收據給他們而不是匯錢
We need more musicians like this......
Lady GAGA 的telephone改成這樣
Aerosmith 的 I don't wanna miss a thing變成這樣
2011年2月20日 星期日
新產品 Gibson SG standard 24, SG五十週年限量版紀念琴
看到限量可能又有人要忍不住的買了
GIbson推出了SG standard 24,慶祝1961年開始生產的SG滿五十週年,今年的每個月都會陸續推出不同的紀念版SG
24格的Gibson耶,Rocker們請把握難得機會
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
買吉他注意事項:你看得懂吉他規格表嗎(二)木吉他版
之前一篇講電吉他,這一篇講木吉他規格
想必又會變成又臭又長但是也解釋不了啥東西
這篇就以超級大廠Martin為例子好了
MODEL D-28
CONSTRUCTION: Mahogany Blocks/Dovetail Neck Joint
TOP BRACES: Solid Sitka Spruce 5/16''
SIDE INLAY: none
BACK INLAY: Black/White Boltaron
又變成又臭又長了,打到最後完全失去耐性
想必又會變成又臭又長但是也解釋不了啥東西
這篇就以超級大廠Martin為例子好了
MODEL D-28
型號D-28 D是Dreadnought形狀,而數字在大部份的廠商標示中數字越大越高階
英文字母和數字表示琴身大小,對照表可以按這CONSTRUCTION: Mahogany Blocks/Dovetail Neck Joint
琴頸與琴身接合的構造,是Dovetail Joint(某種木工接合法哇阿災,有各種各式的joint)
重點是這是用木工接合然後膠合的,有很多吉他是用螺絲釘鎖的,鎖螺絲的當然比較爛
BODY SIZE: D-14 Fret琴頸與琴身接合處在第14格(最常見的,另外也有在12格的,大概大多都這兩種)
TOP: Solid Sitka SpruceSolid指的是單板,材料是Sitka Spruce(某種杉木,木頭種類太多,不贅述)
ROSETTE: Style 28響孔旁邊那一圈裝飾,Style 28?除了他自己工廠的人誰知道是啥style,別人家的就會直接寫是木頭還是貝殼,好懂多了
TOP BRACING PATTERN: Standard ''X''BRACING,指的是面板和底板上黏的那些木條,對聲音有絕對的影響,有各式各樣的排列方式(Pattern)並造就出不同的聲音,這隻琴D28用的是標準的X Style
按這裡看Martin吉他的Top Bracing PatternsTOP BRACES: Solid Sitka Spruce 5/16''
BRACING響條木頭的材料,也是單板杉
BACK MATERIAL: Solid East Indian Rosewood背板是單板的印度玫瑰木
BACK PURFLING: Style 28背板中間那條裝飾,又是它家的鬼Style
SIDE MATERIAL: Solid East Indian Rosewood側板一樣是單板印度玫瑰木
ENDPIECE: White Boltaron琴屁股那裡,兩塊側板接合處
ENDPIECE INLAY: Black/White Boltaron連屁股也要鑲,累不累阿
BINDING: White BoltaronBINDING是指面板和側板接合處,以及底板和側板接合處,因為有直角,所以需要加上材料黏合並強化結構
Boltaron好像是某種類似PVC的材質,意思就是.....塑膠啦,更好的吉他會用木頭,或是其他的材料
TOP INLAY STYLE: Multiple Black/White BoltaronSIDE INLAY: none
BACK INLAY: Black/White Boltaron
這麼多項全都用這種OX材料....真是夠了
NECK MATERIAL: Select Hardwood這個.....特選硬質木頭??(這樣寫真的超沒誠意,跟山寨貨的標示有啥兩樣)大家都用Mahagony桃花心木阿......連個便宜桃花心木都捨不得用喔
NECK SHAPE: Low Profile琴頸的形狀,也是有點不清不處,Low profile應該是薄的琴頸
NUT MATERIAL: Bone上弦枕材質是骨頭
HEADSTOCK: Solid/Diamond/Square Taper琴頭規格 單板/這個diamond指的應該是背後跟琴頸交接處,有一個菱形的形狀小突起,這種做法常見於傳統或復古式的吉他/方形琴頭
HEADPLATE: Solid East Indian Rosewood /Raised Gold Foil琴頭上面貼上一層印度玫瑰木/燙金立體字
HEELCAP: White Boltaron琴頸跟琴身接合處,在跟背板同平面地方,有一小塊平面
連這上面也要貼上難看的塑膠,是怎樣
FINGERBOARD MATERIAL: Solid Black Ebony指板是黑檀木
SCALE LENGTH: 25.4''弦長,單位都是吋啦,底下都也是
# OF FRETS CLEAR: 14琴身接在第14格的地方
# OF FRETS TOTAL: 20總共有20格
FINGERBOARD WIDTH AT NUT: 1-11/16''指板在上弦枕處的寬度
FINGERBOARD WIDTH AT 12TH FRET: 2-1/8''指板在12格處的寬度
FINGERBOARD POSITION INLAYS: Style 28指板的鑲嵌.....那些在3、5、7、9、12格的玩意兒
FINGERBOARD BINDING: none指板鑲邊,有些有白邊,或是木頭鑲邊,這一隻沒有
FINISH BACK & SIDES: Polished Gloss側背板的漆,是亮面
FINISH TOP: Polished Gloss ; Sunburst available at additional cost.面板漆,是亮面,要漸層色請加錢
FINISH NECK: Satin琴頸漆,霧面
BRIDGE MATERIAL: Solid Black Ebony琴橋是黑檀木
BRIDGE STYLE: Belly又來了,啥Style....每一隻Martin琴橋還不是都全都方形的
BRIDGE STRING SPACING: 2-1/8''在下弦枕處,弦與弦之間的距離,應該指的是第一弦和第六弦
SADDLE: 16'' Radius/Compensated/Bone下弦枕,曲度為16"(16吋為半徑的圓所形成的圓周這樣的曲度)/Compensated指的是,在第二弦B sting的地方,為了音準問題,琴枕位置會比較後退,就這樣/材料是骨頭(通常是牛骨頭)
TUNING MACHINES: Chrome Enclosed w/ Large Buttons琴頭調音鈕,銀色(講龜毛點是鍍鉻)/大顆鈕(復古的常常是小顆)
RECOMMENDED STRINGS: Martin SP Lifespan Phosphor Bronze Medium Gauge (MSP7200)推薦用弦?自己家的...廢話(Martin SP?我自己不喜歡)
BRIDGE & END PINS: White w/ Black Dots琴橋上弦釘還有屁股的背帶釘,白色上面有黑點?想也知道是塑膠之類的,好一點的是用木頭或是骨頭
PICKGUARD: Black響孔下方護板,有黑的,另外也常見tortoise也就是海龜殼色的(當然不是真的殼),還有透明的
CASE: 640 Molded琴盒
INTERIOR LABEL: none琴身內無標籤,有些在響孔看下去,會有一塊標籤註明型號或是相關資料,但現在很多直接烙刻在琴身木頭上了
ELECTRONICS: Optional沒有Pickup,Optional的意思就是請自己另外花錢啦
又變成又臭又長了,打到最後完全失去耐性
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
關於吉他指板的概念(ㄧ)
標題下了之幾之幾,只是因為這種題目一定是一篇寫不完的,但,我有沒有耐心繼續堅持下去之二之三......誰知道.....
其實關於這樣的文章網路上已經很多,但是各種各式的系統,各樣的說法,常常會讓初接觸的人無法理解,也摸不清該如何下手,甚而認真練習了很多,但是就是無法實際運用,所以最常碰到的問題就是
"我練了這麼多指型,到底有甚麼用?"
先撇開聽不聽得到的問題,就我已知的,要把吉他指板系統化,常遇到的有幾種:
1. Mi型 So型 La型 Ti型 Re型 (K中文教材的,大多是這個)
2. CAGED system (這也很多人用,但似乎都是老外,老中不流行)
3. MI 系統 Pattern 1 2 3 4 5 (我自己的過程是比較偏向這個)
其實,說穿了,都是一樣的東西,其實就是架構在C大調音階(C Major Scale)的五個指型下,只是命名不同罷了
底下的圖就是C major scale在整個指板上的音,紅色的點就是根音C
看出來了嗎? Pattern 1就是 台式Mi型音階,Pattern 2就是台式So型音階,Pattern 3是La型,Pattern 4是Ti型,Pattern 5是Re型
因為台式音階(為了區分我只好這樣寫,不過我認識的也只有台灣人這樣用啦)的命名法就是,以這個指型的最低音為這個型的名字
再來看CAGED,底下的圖示其實一樣是那五個型,順序也沒有變,只是換了另一種命名方式。
C shape就是Mi型,就是Pattern 1,而接下來的So 型,所謂的Pattern 2,在CAGED system裡的名字為A shape,(重點來了)因為這個Pattern 2、So型音階形狀裡的C和絃,跟Open A和絃一樣的形狀。所以簡單來說,CAGED system的命名方式是用和絃的形狀(開放把位)命名
![](https://lh3.googleusercontent.com/blogger_img_proxy/AEn0k_uy5KINhIT_rL31gmnHpEfQ4Wr6rx_d8xVSQcpRTstkp_ioAHhVqoxCdAOcpGWXrLVDmsRM6ax5CnqPYpHyb79aC9HA-IljzSLmvA3WESsIj7uwqyXd81MXeNIhQaIpl9kJOLBCiX43NjQJic_-F6GMn5w=s0-d)
所以說穿了,只是命名的不同,就那一樣的五個音階指型啦
所以,練哪個,其實都一樣.........
重點是.....怎麼練......練的時候腦袋該怎麼想.......
有力氣的時候再繼續......
其實關於這樣的文章網路上已經很多,但是各種各式的系統,各樣的說法,常常會讓初接觸的人無法理解,也摸不清該如何下手,甚而認真練習了很多,但是就是無法實際運用,所以最常碰到的問題就是
"我練了這麼多指型,到底有甚麼用?"
先撇開聽不聽得到的問題,就我已知的,要把吉他指板系統化,常遇到的有幾種:
1. Mi型 So型 La型 Ti型 Re型 (K中文教材的,大多是這個)
2. CAGED system (這也很多人用,但似乎都是老外,老中不流行)
3. MI 系統 Pattern 1 2 3 4 5 (我自己的過程是比較偏向這個)
其實,說穿了,都是一樣的東西,其實就是架構在C大調音階(C Major Scale)的五個指型下,只是命名不同罷了
底下的圖就是C major scale在整個指板上的音,紅色的點就是根音C
看出來了嗎? Pattern 1就是 台式Mi型音階,Pattern 2就是台式So型音階,Pattern 3是La型,Pattern 4是Ti型,Pattern 5是Re型
因為台式音階(為了區分我只好這樣寫,不過我認識的也只有台灣人這樣用啦)的命名法就是,以這個指型的最低音為這個型的名字
再來看CAGED,底下的圖示其實一樣是那五個型,順序也沒有變,只是換了另一種命名方式。
C shape就是Mi型,就是Pattern 1,而接下來的So 型,所謂的Pattern 2,在CAGED system裡的名字為A shape,(重點來了)因為這個Pattern 2、So型音階形狀裡的C和絃,跟Open A和絃一樣的形狀。所以簡單來說,CAGED system的命名方式是用和絃的形狀(開放把位)命名
所以說穿了,只是命名的不同,就那一樣的五個音階指型啦
所以,練哪個,其實都一樣.........
重點是.....怎麼練......練的時候腦袋該怎麼想.......
有力氣的時候再繼續......
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
Espranza Spalding
幾年前我的同學鴻仔給我聽的,一聽當場愛上...從此聽到現在
果然好音樂潛藏不了的,今年得了葛萊美囉!
有天賜的嗓音,BASS又彈的嚇死人的好......這世界完全沒有天理
果然好音樂潛藏不了的,今年得了葛萊美囉!
有天賜的嗓音,BASS又彈的嚇死人的好......這世界完全沒有天理
TC Electronic新玩具,這真是太吸引人了
繼去年NAMM發表了polytune(這是啥?這是史上第一個可以一次調六根弦的調音器)之後,今年NAMM又出現了革命性的新產品,我只能說這家公司真的是業界的先驅,跑在非常前面,在現今一片追求復古、類比、手工、重現經典聲音的潮流之下,這家公司推出的產品雖然都是數位模擬的,但聲音一直都讓吉他手們非常滿意,市場上也受好評。在一向都是綜合系統像是Nova system或G-system的產品之下,今年一次推出了一整票的單顆(這比很多公司5年還是10年推出的還多阿!!)
而最吸引人的,就是這次引進的新技術 TonePrint
在單顆效果器的操作之下,有一個設定,可以讓你下載、儲存你要的音色在你的效果器裡(USB線接電腦!這真是太神奇了),透過TC的資料庫,你可以下載你想要的音色、你喜歡的吉他手的音色,存在你的單顆效果器裡.....這真是集合了單顆效果器的小體積、方便使用、以及綜合效果器的多元性
看來這次要不敗......很難了
底下就是TC工程師說明TonePrint的片段
還有這次發表整系列pedal的demo
買吉他注意事項:你看的懂吉他規格表嗎(電吉他版本)
其實這應該也可以歸類於FAQ一類
以下就以fender stratocaster american standard為例,非常簡短的解釋一下表上又臭又長的各項數據
(要講的完整,又是一本書了)
真的是又臭又長,但是也只有點到為止而已啦
有沒解釋到的,另外發問吧
以下就以fender stratocaster american standard為例,非常簡短的解釋一下表上又臭又長的各項數據
(要講的完整,又是一本書了)
Body | |
Body: | Alder 琴身木頭,fender的話不是alder就是ash |
Body Shape: | Stratocaster® |
Body Finish: |
|
Neck | |
Neck Shape: | Modern "C" Shape 琴頸形狀,會有C啦 U啦(稍稍比C厚一點) V啦,基本上就是看字母形狀說話讓你大概了解一下琴頸形狀大小,有的還有分大C小C,大U小U,有些手工訂製廠,會連厚度寬度數據都列出來 |
Number of Frets: | 21 有幾格這不用說了吧,super rocker要用24格的就別買fender |
Fret Size: | Medium Jumbo 這個是指板上銅條(就是琴衍啦)的大小,這個是影響手感很重要的東西,正常fender是6015(這數字也是規格,不過可以把它就看成medium jumbo),如果是reissue的琴,很多是用小的fret,壓弦就得用力點了,彈metal的很多是用更大的fret,像是6100。大多的規格表上只會寫出small, medium, or jumbo.或是narrow tall之類的 |
Position Inlays: | Black or White Dot Position Inlays 指板上第3, 5, 7, 9....格的那個圓點,會有不同材質,不同顏色 |
Fretboard Radius: | 9.5" (24.1 cm) 指板的曲度,9.5是指以指板為圓周的圓的半徑,所以數字越大指板越平 像fender reissue系列大多是7.25,而Ibanez之類的大多超過12甚至更多 現在甚至有更多是複合曲度的狀況,低把位與高把位的曲度不同,基本上指板平比較好彈音階solo類的東西,指板稍微曲些好按和絃,所以這也是個人偏好問題 |
Fretboard: | Rosewood or Maple 最好分了,黑的白的 基本上maple聲音比較亮、脆一點,也是看自己喜歡的挑 |
Neck Material: | Maple 清一色幾乎都是楓木啦fender,gibson的話就是桃花心木mahogany |
Neck Finish: | Tinted Satin Urethane 又是某種看不懂的化學名詞,不過,除了fender,在其他廠也幾乎都很相似(除非你不上漆) |
Nut Width: | 1.650” (42 mm) 第一格的寬度,也是手感問題 |
Scale Length: | 25.5" (64.8 cm) 弦長,fender也是都一樣,若是Gibson的話,就是24.75好像,別小看這個數字,這這個長度影響整個琴的延音、共鳴聲響很多,所以所謂F跟G會天差地別這也是其中一個因素 |
Neck Plate: | Standard 4 Bolt 琴頸跟琴身接合處那個四方形鐵片看到沒,上面四個螺絲,除了70年代古董fender三顆以外,都四顆 而Gibson的琴頸跟fender不同,不是用螺絲鎖的,是粘上去的,這種是set-in neck,而fender這種是用鎖的,可以換琴頸的,大家通稱bolt-on neck 差在哪?set-in是用黏的,所以共鳴一般來說比較好,但是貴。bolt-on的好處是便宜,壞了可以換 |
Truss Rod Nut: | 3/16" Adjustable Hex Nut Truss Rod就是埋在琴頸裡調整琴頸曲度的鐵條啦,這裡只是說明要調整要用啥尺寸的工具而已 |
Electronics | |
Pickup Configuration: | S/S/S 拾音器 單單單 (單-single coil, 雙Humbucker) 所以常見的就是SSS 或是SSH,也有HSH |
Bridge Pickup: | Standard Single-Coil Strat® Bridge Pickup 靠琴屁股那個拾音器 |
Middle Pickup: | Standard Single-Coil Strat® Middle Pickup 中間的,廢話 |
Neck Pickup: | Standard Single-Coil Strat® Neck Pickup 靠琴頸的那個拾音器 |
Pickup Switching: | 5-Position Blade: Position 1. Bridge Pickup, Position 2. Bridge and Middle Pickup, Position 3. Middle Pickup, Position 4. Middle and Neck Pickup, Position 5. Neck Pickup 五段切換開關,依序為1.琴橋pu 2.琴橋pu加上中段pu(所以是兩個並用)3.中段pu 4.中段pu加上琴頸段pu(兩者並用)5.琴頸段pu 這是所謂fender type的配置,在Gibson上的話,就是兩個pu,所以開關就只有3段。 在其他牌子的吉他,會有更多的pu組合可能出現(到此為止夠了,不是要教排列組合) |
Controls: | Master Volume, Tone 1. (Neck Pickup), Tone 2. (Middle Pickup) 旋紐控制的是......音量(fender上只有一個,所有pu共用,Gibson上是兩個pu有各自獨立的音量紐),tone1控制琴頸段pu,tone2控制中段pu,對,琴橋段pu是沒有tone鈕控制音色的,因為琴橋段最常還是拿來彈破音之類的東西,所以大部份人都習慣開到最大,當然,要改也是可以的啦 |
Hardware | |
Hardware: | Chrome 銀色的金屬零件,另外金色的也很常見 |
Bridge: | Vintage Style Synchronized Tremolo 琴橋的樣式,復古的fender樣式是有六顆螺絲鎖在琴身上的,比較現代一點的型號是兩顆大的螺絲 |
Tuning Machines: | Standard Cast/Sealed Tuning Machines 調音旋紐,沒啥好講的,有些復古或是復刻的琴,會需要把弦剪掉一段然後插進調音弦紐裡才裝的上去 |
String Nut: | Synthetic Bone 第一格那裡,中文叫上琴枕嗎?的材質,光看是合成骨就知道不是啥好東西 |
Switch Tip: | Parchment Switch Tip 切換開關上面塑膠頭的顏色,這也拿出來列,浪費版面 |
Tremolo Arm/Handle: | Vintage Style Tremolo Arm 復古式的搖桿,復古的大多是螺絲轉進去的,而新式的很多是搖桿可以直接插進去的 |
Tools | |
Truss Rod Wrench: | 0.1875" 工具規格而已 |
真的是又臭又長,但是也只有點到為止而已啦
有沒解釋到的,另外發問吧
2011年2月13日 星期日
FAQ 關於fender
真的還常常被問到這種問題:Fender怎麼挑怎麼買
1.其實挑好吉他的原則都一樣,不管你買電的木的,來自木頭的共鳴一定要好,不插電乾彈的時候也要有好聲音才行,一般改pickup啦,改電路或是其他零件升級,某程度影響一定有,但是木頭素質,琴本身的共鳴好壞這沒法改,所以一開始我會注意的是這個
2.S or T?
stratocater 或 telecater,不管哪種都一定會有fender標準的脆亮聲音,只是比起來tele又比strat更亮一些,如果加上的是maple fingerboard,那就一定亮到高頻多到有人會受不了,所以需要高頻多,鐺鐺鐺金屬聲多的(尤其是彈country的),大家都愛用tele
strat比起tele,比較平均一點,加上三個pickup的配置,可以有比較多不同的聲音,幾乎可以涵蓋大部份的style,所以幾乎快要人手一隻了
3.型號?產地?
雖然我自己的是美廠琴,但產地真的沒有絕對的保證,在fender或gibson這種大廠來說,甚至連價格都沒有絕對的保證,美廠也是會有爛的,墨廠也是會有好的,自己切身彈過真的比較實際
而關於型號,那就牽涉到個人喜好問題,比如說57 0r 62 reissue就是依照那年的規格(*只有規格)做出來的,聲音會比較復古,手感也復古(肥琴頸,高弦距,不容易彈),較新的例如deluxe就比較現代的聲音(大的fret,寬平指板,較大output的pu)
4.規格?
這個太複雜,有空另外再開一篇
再打下去字就多到沒人想看了,但似乎也沒解答到啥(好吧這就讓它變成本blog的風格好了)
因為這種東西,根本就是複雜到無法幾句話就解決的,市面上還有超多書(很厚的那種)
最後來看一下Greg Koch彈tele吧
這傢伙完全彈出fender的聲音,所以當fender的產品代言和demo完全當之無愧,而且厲害到讓人掉下巴
訂閱:
文章 (Atom)